戰後工業
最近瀏覽

行業焦點

紡織行業的定義

一件衣服的製造,必須經過四個步驟:「紡」、「織」、「染」和「縫」。「紡」是紡織業工序的第一步,把棉花紡成棉紗。而棉紗交到第二步「織」的工序,利用針織或梭織的技術,編織成針織胚布(原色布)或梭織胚布。第三步是「染」,把針織或梭織的胚布交由染廠加工漂染。最後是「縫」的工序,把經過整理和染色的布匹交由製衣廠縫製成衣服。不同原料可編織成不同物料的衣物,例如:香港早期以生產棉織衣物為主,棉花紡成棉紗,繼而織成棉布,再縫成棉質衣服;羊毛也可紡成毛紗,然後織成羊毛布,再製成羊毛衣物。

紡織業是多個工序部門組成的行業,由紡至縫的技術可追溯至古代工藝。將手工藝轉為機械生產,便成為紡織及成衣工業。

 

先「紡」後「織」還是先「織」後「紡」?

紡織業按生產工序而言,應是先紡紗,後織布,然後再做後期加工和印染。工業國家的紡織行業通常先發展紡紗工業,有了紗線生產,繼而發展織布的工業。香港紡織業早在戰前開始,發展次序則是先「織」後「紡」。1930年代,香港的針織業和梭織業已有一定規模,可是當時香港沒有一家紡紗廠生產紗線,針織廠和梭織廠需要從外地入口棉紗,再把棉紗編織成原色布,製成棉織襪、背心、土布、笠衫、毛巾等產品,供應本地需求,亦出口至內地、東南亞、歐洲及南美洲等地。

戰前香港曾經有棉紗廠。1899年,渣甸洋行設立香港棉紡織染公司。該廠設於銅鑼灣掃稈埔,將入口棉花織成棉線。1914年,渣甸因為缺乏熟練技工,又因電力與淡水供應不足,同時面對本港空氣過濕不宜於紡紗,於是將工廠遷至上海經營。由此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香港織造業主要發展針織業和梭織業,而有先「織」後「紡」的情況。

 

戰後紡織業的發展

當年香港唯一的棉紗廠結業後,工商界人士均認為香港氣候潮濕、缺乏技術人員等問題不宜於經營棉紡事業。到1947年,上海商人李震之在香港創辦大南紗廠,該廠生產棉紗時,發現機械運作產生的熱力,能抵消空氣中的水分,以致棉紗的品質沒有因潮濕天氣而受影響。大南紗廠的經驗,鼓勵更多廠商來港設廠,香港才開始有本地棉紗供應。

中國政局的變化也促進戰後香港紡織業成長。內地企業家因國共內戰及1949年政權變動而來港發展,尤其蘇浙籍的廠家帶來資金、機器和技術,令香港紡織業急速發展。1948年,半島紗廠(後改組為香港紡織)、偉倫紗廠、南洋紗廠、九龍紗廠、南海紗廠、聯泰紗廠及大元紗廠相繼成立,隨後大元紗廠、怡生紗廠、聯泰紗廠、寶星紡織也陸續建立。1947年至1954年間,香港棉紗廠由1家增至17家,到1975年,本港有40家紡紗廠。當時的紗廠從生產規模、機器和管理方式,遠較戰前的織造廠龐大、進步,為香港工業帶來新的氣象。

戰後初期,香港的棉紗工業主要供應本地布廠,而戰後的香港布廠急速增長,促進棉紡業興起。棉紡工業隨後向外拓展市場,1950年代以亞洲國家為主,如南韓、巴基斯坦、緬甸、越南等;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外銷市場以東南亞地區為主,香港的棉紗出口因享有英聯邦特惠稅之利,而遠及錫蘭、南非、英國、澳洲、新西蘭等英聯邦國家。

不過,隨着世界工業國家提高進口稅、關稅等制度保護本土工業,同時東南亞國家尤其是南韓和台灣等積極發展棉紡工業,香港棉紗業的海外市場逐漸萎縮。自1976年華僑紗廠結束轉營地產後,短短數年間,香港多家大型紗廠結業。至1985年,協和紗廠和新界紗廠結業,香港的紗廠已所剩無幾。紗廠比其他輕工業的廠房規模龐大,廠地寬廣,當年以低價在新市鎮偏遠地區建廠。1970年代,香港都市發展急速,許多大型紗廠基於廠房地值上漲,結業後都轉營地產項目圖利,有把原址出售,有把廠房清拆改建成工商業大廈、商場、大型屋苑等。例如:荃灣青山道至9咪半曾是紗廠及紡織廠的集中地,今日的麗城花園和灣景花園一帶曾是南海紗廠、寶星紗廠、東南紗廠及會德豐紗廠的生產基地。

2000年代,香港只剩餘2家紗廠仍生產棉紗,包括中央紗廠。中央紗廠在2011年也把機器搬遷至內地廠房,結束在港紡紗的工序。

 

針織品與梭織品的分別及銷售市場

針織與梭織是將棉紗編織成胚布的技術,兩者不同之處在於針織布廠生產有彈性的胚布,可製成棉織背心、襪、汗衫等產品;梭織布廠生產沒有彈性的布種,如絨布、麻葛布、斜布等,可製成恤衫、牛仔褲等衣服。香港早在1900年代和1920年代分別有針織廠和梭織廠創建,織出來的胚布可生產棉織背心、襪、土布、笠衫、毛巾等。香港的織造品初時只供應本地市場,到1930年代主要出口至內地、東南亞等地。戰後,香港織造品以外銷市場為主,本銷市場只佔少量。這一方面因為戰後東南亞各地對織造品需求大增,使本港織造業接獲大量訂單,另一方面由於本地人多抱崇洋心態,認為「來路貨」較本地製品佳,以致香港織造品本銷市場較少。

1960年代後,香港織造品的銷售市場漸漸發生變化,銷售網由東南亞地區轉移至歐美國家。這是因為東南亞國家本土紡織業興起,尤以菲律賓、緬甸、巴基斯坦、泰國、印尼、南韓為主,更發展至出口,而東南亞國家又限制多種織造品輸入。同時,香港織造品(包括棉紗、胚布、棉織品等)在東南亞的市場,面對日本和內地製品的競爭,需要開發遠洋市場。本地針織布廠和梭織布廠為迎合國際市場的需求,以提高生產效率和品質來加強競爭力,例如:增設新式電動機器,提高布料品質。有些小型布廠未能負擔更新機器的成本,漸遭淘汰。

香港織造品隨着出口市場轉移,多元發展產品。以往棉織品外銷至印尼、星馬、泰國、中東等地,以中下價錢的汗衫為主,有些更以自創商標推廣;1960年代後,織造品外銷至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主要是新款式的反領恤、外套、童裝、套裝等,很少再以香港自家傳統商標推銷。

 

山寨廠的分工與大廠的一條龍生產

布匹要經過「染」和「縫」的生產工序,才可製成衣服。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香港已有「織」的針織廠和梭織廠、「染」的漂染廠及「縫」的車衣廠。大部分工廠的規模屬於小型山寨廠,廠房只有少量機器和工人負責生產。1930年代,成衣的製造,基本上由針織廠和梭織廠入口棉紗,利用機器織成胚布後,交染廠染布,再運送到製衣廠把布匹縫紉成衣物。一間工廠負責一個工序的工業模式,是戰前織造業一大特色。除了山寨廠外,當時也有少數大型織造廠,擁有一條龍生產線,例如:1927年在香港成立的周藝興織造廠,設有「織」、「染」和「縫」的生產線,除了紡紗外,一手包辦織布、染布和縫衣的生產操作,並設有門市銷售產品。

後來有紡織公司採用由「紡」、「織」、「染」到「縫」一條龍的生產規模,更有香港紡織業廠家把一條龍生產模式延伸到其他地區,在西非、印度、印尼、斯里蘭卡等地設廠,由種棉花、紡紗、織布、印染到製衣,建立垂直生產架構,幫助降低成本,有效控制品質。

 

工廠北移的趨勢

香港紡織業戰後發展蓬勃,當時紗廠、針織廠、梭織廠和漂染廠分別於荃灣、深水埗、長沙灣、大角咀等地區設立,高峰期因勞工不足而需要輸入外勞增添人手。1950年代至1960年代,紡織業是僱用最多勞工的行業。1950年,紡織業平均僱用30.5%製造業人口;1960年代,紡織業僱用的製造業人口比率下降至26.3%,但紡織業依然是僱用人數比例最高的行業。「有工無人做」的時代現不復再,許多紡織廠已陸陸續續結業或北移內地生產。

早在1980年代,香港紡織業已有北移的趨勢。自中國推行開放政策後,內地生產成本,包括廠房地價、工資、原料價格等,較香港低廉,已吸引廠家北上發展,大廠在內地不同省市設立分廠,中小廠於珠三角地區設廠,香港生產線萎縮。

同時,香港政府關注工業對環境帶來的污染問題,也促使本地廠房北上發展。1989年,香港成立渠務署,推行排污措施,對紡織業尤其是漂染整理部門,有嚴重的影響。許多漂染廠未能建立污水處理站,因而結業或搬遷到內地發展。以中國染廠有限公司為例,該廠原設在荃灣,因必須建立污水處理站,在1992年把廠房遷移至元朗工業村;到2010年,更於重慶設立印染廠投入生產。

 

資料推介

政府於1957年就梭織布廠做問卷調查,研究該行業的生產、出口等情況。香港生產力促進中心於1970年代及1980年代出版工業資料摘要,為紡紗、紡織、漂染等行業提供統計數據。紡織商會如香港華商織造總會、香港棉紡業同業公會、香港棉織業同業公會、香港布廠商會和香港棉業商會等出版的特刊,收錄多篇介紹當時紡紗、針織業和梭織業發展的文章。此外,香港記憶為紡織染業資深工業人做口述歷史訪談,他們回顧香港紡織漂染業的發展歷程和特點。這些寶貴的資料有助認識香港紡織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