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工業
最近瀏覽

香港戰後工業發展

  • 香港工業的興衰

    香港工業歷史悠久,最早起步的是造船業,其後英資公司不斷投資於重型工業;20世紀初華商來港設廠及使用機器操作,織布、膠鞋、電筒等行業開始萌芽。至淪陷前夕,本地工業已有顯著的成績。淪陷時雖曾幾近停頓,戰後復員迅速。內地南來的工業家引進資金和技術;內地移民成為廉價勞力;韓戰時貿易資金流向製造業;歐美市場開放;各種外在因素令香港工業高速成長。至1960年代,香港是東亞地區輕工業製品的出口中心,1970年代本港廠商為外國品牌代工生產,是本地製造業的高峰。1980年代生產線北移,香港製造業逐漸萎縮,中小型公司搬廠返大陸,一些有實力的公司則轉向進軍零售和品牌業務。至2000年代香港工業仍保持這個趨勢。

  • 戰前的香港工業

    香港工業歷史久遠,1870年代政府已記錄本地製造業的生產活動,主要是與船運業有關的手工業,如木船製造、製繩、機器零件製造等。此外,食品製造業亦是重要行業,精製糖、糖薑、涼果、豬油等產品出口國內外。1900年代初,華籍廠商開始使用機器投產,最早由機器出產的產品有棉織背心、襪類、籐器傢俬、印刷紙品等。1920至1930年代,南洋、上海和廣州的華籍資本家來港設廠,引進現代工業經營模式。 1932年英聯邦特惠稅落實,香港輸出至英聯邦國家和地區的製品享有優惠稅率,促進本地織造、膠鞋、電筒、電池等行業的發展。至1941年淪陷前夕,登記工廠有1,200家,工業人口有9萬多。可惜日治時期,本地工廠或被沒收、破壞,廠家大多棄廠逃難,工業生產幾近停頓。

  • 戰後香港工業的復員

    經過二次大戰的蹂躝,歐美國家的經濟民生受到嚴重破壞,在復員時期當地市場依賴入口的日常品 供應。另外,先進工業國的生產設施及航運未及恢復,無法供應工業尚未發展的亞洲國家,東南亞國家對工業製品需求若渴,強大的出口需求刺激了本地製造業的復甦。戰後不少廠家回港復業,初時雖然物資短缺,幾年後香港製造業已迅速復興,1947年全港註冊工廠有972間,僱用51,338名工人;1948年增至1,266間,工人81,571名,已恢復戰前的水平。復員時期的工業大致維持戰前舊貌,1947年造船及修船業僱用28%的註冊工人,是僱用工人最多的行業,至1950年代才被紡織業超越。香港經濟仍以轉口貿易為主體,1947年港產製品只佔10%的本地出口量。

  • 戰後香港工業化的契機:中國因素

    戰後幾年裡國內局勢急變,反而促使香港工業的突破和成長。1946年國共內戰爆發,1949年中國政權更替,大量移民湧至,不同背景的移民,以不同方式推動香港製造業的發展。上海是戰前全國的工業中心,1945至1950年間有超過30位來自江浙的棉紡工業家來港,移植了先進機器、雄厚資金及現代管理技術,推動戰後香港棉紡、織布、製衣等工業生產。另外,戰後移民大多來自廣東,廣州、汕頭等商埠,已有相當工業實力,移民中有富經驗的工業人員,來港後落地生根,初時打工、然後自資設廠,由家庭式工廠做起,中小企主導便是香港製造業的特色。數量更多的是非技術難民,來港後為求温飽,拚命工作,甘願在環境惡劣的廠房長時間開工,是香港工業的支柱。

  • 戰後香港工業化的契機:韓戰禁運

    國際局勢同樣對香港工業起著關鍵作用。1950年韓戰爆發,翌年聯合國通過對中國禁運的議案,香港隨英國加入禁運行列,戰略性物資如樹膠、乳膠、合成橡膠、石油產品、部份鋼鐵產品、運輸工具及機器等,不能經香港入口至內地。1951至1955年間,香港向中國的出口總額從16億下降至1.82億港元,佔出口總值的比例亦從36.2%暴跌至7.2%。韓戰禁運對香港經濟打擊沉重,倉儲、貨運、銀行、保險等行業首當其衝。部份從事轉口貿易的人員熟知工業原料的供應來源和產品銷路,不少人轉投工業生產以謀求生機,迅速推動香港工業的增長。1956年香港製品的出口總值達32.1億元,接近1950年貿易禁運前的37.1億元的水平,足見本地工業製品對香港經濟的貢獻。

  • 1950年代至1960年代新興工業的成長

    戰後香港的工業門類與戰前有不少差異,因科技的進步、生活方式的變革,樹膠、電筒、製藥等戰前主要行業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紡織、製衣、塑膠、鐘錶和電子等新興工業,成為香港製造業的支柱。上海工業家來港創辦紡織廠,並採用先進紡紗技術,織布、漂染、製衣工廠隨之興起,自此紡織業一直是本地製造業的龍頭。塑膠是二戰時大量研發的新興物料,戰後歐美化工企業向本港供應塑料,生產塑膠玩具、膠花、塑膠用品等。1950年代初瑞士和德國放寬手表機芯出口限制,香港成表組裝業由此誕生,並帶動了表帶和表殼等配件生產。1960年代不少美資、日資公司來港設廠生產原子粒收音機、電視機、通訊器材、精密電子零件等,造就了香港電子業的崛起。

  • 由加工裝配至垂直生產

    香港缺乏工業原料,亦欠缺先進技術的開發,製造業長期限於組裝工序。1960年代至1970年代,行業內各生產部門漸趨齊備。以紡織業為例,戰前棉織廠由外國入口棉紗,生產背心和襪等簡單的棉織品,本地布品以出口為主,因當時的漂染、製衣業尚未發達。戰後紡織業各部門齊備,紡紗、針織、梭織、漂染、後期整理以至成衣設計和車縫等,一應俱全,構成整套棉系工業。另外,塑膠、五金、鐘錶及電子等行業亦因技術的進步,技術要求較高的零部件陸續在港生產,原料和配件生產的上游工業,與生產製品的下游工序加緊結合,一些大企業更發展垂直生產線,或增設上游、下游部門。可惜核心原料和先進技術仍要依賴外國入口。

  • 藏身於唐樓、寮屋、徙置大廈的山寨廠

    戰前的本地工廠集中在深水埗、旺角、九龍城、西環等舊城區,小廠設於唐樓內與民居毗鄰;財力較強的大廠買地,興建獨立廠房,有些更設有宿舍、貨倉、寫字樓等。戰後工廠如雨後春荀般湧現,大部份以山寨式經營,1950年代不少廠商僅以數千元創業,只能負擔便宜租金,在唐樓住家設廠,多以前廠後居運作,廠房空間狹小,機器和設備簡陋,只靠廠商一家和三數個工人操作。塑膠及五金廠使用較多重型機器,多在地舖設廠;使用小型機械的縫衣工場,則在樓上設廠;另有小廠商在寮屋區搭建簡陋廠房。為安置受清拆影響的小廠,1958年政府在長沙灣興建第一個工廠徙置大廈,後在多個徙置區旁興建六至七層H型或I型的工廠大廈,讓小廠以低廉租金繼續經營。

  • 新興工業區的形成

    戰後人口膨脹、土地短缺,市區地價高昂,工業家投訴乏地起廠。1950年代政府開始以新市鎮政策開發工業和居住土地。新市鎮經大規模移山填海工程發展起來,除有便宜土地供大廠商建廠,還設有多層工業大廈供中小型工廠,興建廉租屋可為工業供應勞動力。觀塘和荃灣是最早的新市鎮,隨後有屯門和沙田。

    政府另在市區邊緣開發工業區,1950年代至1960年代出現的工業區計有長沙灣、大角咀、新蒲崗、筲箕灣、黃竹坑、柴灣等。因地價低廉、交通便捷、接近勞工等優勢,吸引各類型工廠遷入。1960年代中,新蒲崗大有街地段開投時,底價僅為每呎6元,有助製衣和塑膠等勞工密集工廠的擴張。1970年代至1980年代,大埔工業邨及元朗工業邨落成,吸引大企業遷徙至新界地區。

  • 出口導向型輕工業

    香港工業以出口導向的輕工業為主,戰後初年以南洋和英聯邦為主要市場,基本上延續了戰前的趨勢。受惠於1932年在渥太華會議通過的協定,香港產品出口至英屬地區,享有特惠關稅。另外,南洋聚居大量華僑,香港與南洋交通便利,加上語言及文化的連繫,廠商多以南洋為首選市場,港產的恤衫、中成藥、日用品暢銷當地。

    1950年代末,歐美市場逐漸開放,反而東南亞國家為發展本土工業,採取保護主義政策,香港廠家轉而透過洋行接觸歐美客戶。1960年代中業,美國是香港最大出口市場,玩具、成衣、塑膠花、假髮是主要的輸美產品。1970年代,較大規模的港廠與美國客戶採用代工生產的模式,出口量更見膨脹。1980年代後港商在內地設廠之餘,同時開發內銷市場。

  • 香港工業的本地市場

    香港工業向來以出口為主,隨着戰後本地工業興旺,各行業中亦有為本地工業服務的工廠,生產半製成品、配件或零部件,而且同一行業內的不同工廠之間,形成如垂直生產線般的連繫,例如,棉紗廠為本地布廠供應棉紗、布廠僱用本地漂染廠染布和做防縮水加工,布料交本地製衣廠縫製衣服。

    另一類的部門連繫是上游部門供應半製成品或零部件予下游部門製成產品。例如,塑料廠為手袋、游泳用品廠供應塑料薄膜;漆廠為傢俬、玩具和電風扇供應工業漆油;塑膠廠為製衣、籐器、玩具供應配件;電子廠為玩具、鐘錶、電器供應零件。此外,食品、製藥、日用品等行業專門拓展本地市場,部份公司自創品牌,建立市場地位。

  • 香港是發達國家消費品的產地

    戰後歐美經濟以第三產業為主,勞力密集工業向亞洲轉移,帶動發展中國家的工業發展。歐美的老牌工廠紛紛停產,轉向低成本的地區買貨,1960年代美泰兒、孩之寶等美國公司向香港玩具廠落訂單,奠定了香港為東亞玩具王國的地位。另外,賀曼、沃爾瑪等大型零售商在亞洲成立採購辦事處,由本港廠商生產指定設計和樣式的貨品。

    1970年代出口型工業流行以代工生產模式運作,尤盛行於製衣、電子、塑膠、鐘錶等行業的大中型工廠,代工生產訂單的特點是貨量大和訂單穩定,加上歐美客戶對品質要求高,本地工廠為適應外國的品質標準,必須提升工廠的管理和生產水平,間接推動香港工業操作水平的上升。

  • 1980年代前香港廠商透過洋行出口

    「洋行」又名「出口商」或「貿易公司」,在外國客戶和香港廠商之間擔當中介角色。1950至1960年代的小工廠規模細,廠主知識水平低、不諳英語,依賴洋行接單和開拓海外市場。洋行收到外國客戶的採購資料後,再向廠家落訂單投產;有時廠家參考市面上的產品改頭換面,製成貨辦後向洋行推銷,洋行從廠家買貨,轉售予外國客戶賺取差價。

    與洋行角色相近的還有「莊口」和「嚤囉行」。「莊口」又名「辦莊」,多由華商經營,專替廠家出口產品到南洋,部份更向廠商提供貸款。「嚤囉行」由印巴籍商人經營,集中經營中東和非洲市場。1980年代代工生產模式普及,外國買家與廠商直接洽商,或有跨國企業在港設立分公司,洋行角色轉淡。

  • 為享用關稅優惠香港製造業到落後地區設廠

    早於1950年代,有些本地大廠已將部份生產線轉移國外,成為本地工業轉移的先行者。由於特惠關稅和語言文化因素,東南亞一直是香港產品的主要銷場。戰後東南亞國家紛紛脫離殖民統治,獨立後致力發展本土工業,限制香港製品的進口,專營南洋市場的廠家為應付保護主義,到當地設廠生產和銷售。

    另一方面,歐美國家推出配額及產地來源等保護措施,限制香港進口棉織品。香港的紡織和製衣廠商,到不受配額限制的落後國家設廠,近者如澳門、台灣,遠者如柬浦寨、緬甸、南亞和尼日利亞等非洲國家,直接從當地出口至歐美。港商較偏愛到前英國屬地投資,原因是語言之便,加上殖民地政府、英資銀行等機構較容易聯繫和獲取訊息。

  • 香港生產線移植珠三角

    1970年代起因地價飛漲、勞工短缺、鄰近國家工業化等因素,香港的勞工密集行業面對激烈競爭,尤其中小型廠家面臨嚴峻的經營環境。1970年代末內地積極吸引港商投資,本地工業開始北移,享受內地廉價的土地和勞力。由於語言文化相近,港商集中在珠三角設廠,尤以深圳和東莞為甚。1979年至2005年期間,港商在廣東的投資額佔全省外資總額64.7%。

    1980年代北移的工廠以「三來一補」方式運作,即港方提供原料、設備、技術和管理,內地提供廠房和工人,成品運返香港包裝和出口。勞力密集行業率先北移,例如製衣、塑膠、鐘錶、電子等;上游工廠大多屬資本和技術密集,北移的步伐較晚,當更多下游廠家已搬往內地,工業原料廠亦緊追北移步伐。

  • 生產線全面北移 香港製造業轉型

    1980年代仍有港商對內地的投資環境抱觀望態度,1990年代北移的港廠有爆炸性的增長。2007年廣東的港資企業中,約9成在1991年後成立,尤以1996年至2000年為高峰。1990年代「三資企業」模式普及,港商擴大生產規模,自行買地設廠,發展內銷業務。因土地和工資成本低廉,港商可承接的貨量大增,因此不少原屬中型的廠商在內地設廠後,業務相較在香港投產時倍增。

    1990年代香港的廠房陸續收縮,工人分批遣散,公司在香港保留辦公室,負責接單、銀行、會計、物流、法律等服務。為再減低成本,近年這些後勤服務亦北移,長駐內地工作的港人逐年上升,從1988年的52,300人增至2005年的237,500人。2000年後隨着珠三角經營成本上升,勞動密集的生產再向其他省份轉移,尤以長三角地區為甚。

  • 香港製造業生存之路:代工生產、原始設計製造、自有品牌生產?

    1970年代起代工生產是香港工業的主要模式,常見於製衣、電子、玩具、鐘錶、電器等消費製品行業。香港廠商與品牌公司、大型零售商等歐美客戶合作,廠商按客戶提供的樣式和設計投產,不參與銷售。1980年代少部份大公司嘗試發展原始設計製造和自有品牌生產業務,開設研發、設計、市場推廣和銷售部門,或由自己的生產線製造,或交其他工廠代工。 投入原始設計製造或自有品牌生產模式的企業,多由第二代接班,他們接受過西方教育,有現代商業管理知識。有廠家認為,代工生產的需求持續,香港廠家以代工生產為生存策略者,可保平穩發展;若選擇原始設計製造和自有品牌生產者,要自設零售渠道和確立品牌形象,無雄厚財力者不行,非中小廠家生存之路。

  • 香港政府的工業角色?

    香港政府向來奉行不干預政策,採取被動的角色。香港工商署於1949年成立,為新興行業提供意見,與海外市場推廣香港產品。政府在工業的重要角色在供應工業用地方面,以城市規劃及土地投標政策安排或吸引廠商到新開發的土地上設廠。此外,政府成立法定機構,包括香港工業總會 (1960年成立)、貿易發展局 (1966年成立)、生產力促進局 (1967年成立)、以至職業訓練局 (1982年)等,透過安排外訪、舉辦展覽會、交流及研討、宣傳、技術培訓、資訊流通等,發揮不同的支援角色。成效如何,政府、業界和機構各有不同觀點,尤其在討論香港工業的路向時,爭議更大。但可以肯定的是,相較其他東亞地區的政府如南韓和台灣,香港政府側重支援和扶助的角色。